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99免费视频,最新的毛片基地站免费,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

English

“共同愿景”塑造兩岸和平發展主軸

2015年04月29日 10:08:00來源:環球時報

  2005年4月29日,國共兩黨領導人在北京舉行會談并共同發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愿景”,推動兩黨關系和兩岸關系發生歷史性變化。十年即過,“共同愿景”中提出的大多數主張已經變成現實,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豐碩成果在多個方面得以體現。

  兩岸關系發展成果源自共同政治基礎

  嚴安林(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臺港澳所所長):“共同愿景”最大意義在于其象征著60年來國共兩黨和解。這些年來兩岸在各領域交流上取得很大進展,經驗在于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以及兩岸在保持“大交流、大合作和大發展”之外,更加注重質的提升,從而推動兩岸關系走得更穩更好,更有前景。

  趙春山(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2005年至今,兩岸關系發展之所以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主要因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符合當今世界主要潮流,獲得兩岸多數民眾支持;兩岸領導人的決心和兩岸相關事務部門人員的共同努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就是兩岸雙方都主張采取“先經后政、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順序,務實地推動兩岸交流活動。

  既然和平發展是創造兩岸關系合作共贏的一條正確道路,我們就應擇善固執,一路走下去,并且讓它成為兩岸關系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共同基礎上,按照“兩岸一家親”、“兩岸心靈相通”等前瞻性思維積極推動兩岸關系發展。

  兩岸越有歧見越要溝通

  蘇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舉凡兩岸欠缺溝通的時期,都是關系最緊張、最危險的時期。而2008年以后,兩岸在互信的基礎上相互坦誠溝通,不僅使兩岸關系轉危為安,而且逐步解決多項難題。即使偶有摩擦或歧見,適時適當的溝通總能把問題控制在可以處理的范圍內。近幾年已經進入“深水區”的兩岸關系,只有依賴更多、更大力度的“溝通”,才能讓兩岸趨吉避兇。除非不想和平解決,不然有歧見,就要溝通;越有歧見,越要溝通;溝通的管道越多、次數越多、層級越高,效果就越好。最近十年的經驗充分證明,兩岸溝通確實可以化解歧見,創造雙贏。

  倪永杰(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共同愿景”發布以來,兩岸在政治關系上取得了“六大成果”:兩岸政治互信不斷增強,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成立政治互動合作平臺,規劃兩岸政治關系發展方向;建立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常態化溝通機制,提升兩岸政治關系;兩岸開展多種多樣政治合作,共組機構、共同演習;兩岸就臺灣國際參與作出合情合理政治安排,避免內耗;舉辦兩岸和平論壇,跨出兩岸政治對話重要步伐。

  同時,兩岸政治關系的成果表明其有自身發展的規律和法則,與兩岸經貿、文化關系發展規律有所不同,具體可以歸納為四點實踐經驗:即“堅持一中、增強互信”,這是推進兩岸政治關系發展的基本準則,也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根本保障;“聚同化異、把握節奏”,這是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地推進兩岸政治關系的基本路徑;“建立機制,增強動力”,這是推進兩岸政治關系發展的基本策略;“集成兩岸,創新發展”,這是推進兩岸政治關系發展的必然要求。

  “共同愿景”塑造和平發展的主軸與紅利

  張冠華(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2008年以來,兩岸經濟關系取得一系列歷史性突破,初步實現了正常化、制度化與機制化。

  具體而言,包括兩岸經濟協商機制恢復、建立并深化;兩岸經濟關系結束“間接、單向”,實現“直接、雙向”;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邁出自由化、制度化重要一步;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實現正;;兩岸新型產業合作取得積極進展。2008年以來兩岸經濟合作取得的成果表明,政治互信是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的基礎,只有通過“政經互動、雙輪驅動”,才能不斷推動兩岸經濟合作進程的深化,為兩岸民眾帶來共同福祉。

  朱新民(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共同愿景”塑造和平發展的主軸與紅利。第一,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對“臺獨”的政治互信基礎上,實現了和解,開創了以“和平發展為主軸”的兩岸關系,為臺灣民眾贏得難能可貴的“穩定的和平現狀”。第二,兩岸間構建制度化的協商機制,以協商對話取代了沖突對抗。第三,在“九二共識”的互信基礎下,兩岸在國際關系方面不再進行沖撞,讓臺灣盡快擺脫了“麻煩制造者”的困境。第四,兩岸建立起涉臺事務負責人的制度化聯系機制,使雙方建立起類似“熱線”的機制與功能,對維護兩岸和平狀態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

  為了維護與保障兩岸得來不易的“穩定和平”,進一步深化兩岸交流來往,如何進一步建立兩岸的“制度化和平架構”以及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將成為今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最根本、最關鍵的課題。(本文摘自“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上的學者發言)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