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99免费视频,最新的毛片基地站免费,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

  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ignoreapd="1"

兩岸學者廈大研討 聚焦“兩岸軍事互信”議題

時間:2010-07-15 10:55   來源:海峽導報

  近日,廈大臺研院三十周年慶典暨“臺灣研究新跨越”學術研討會在廈門舉行,圍繞“兩岸軍事互信”這個熱點議題,來自兩岸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展開了專項研討交流,為兩岸關系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了眾多寶貴建議與構想。

  爭議 先政后軍還是先軍后政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提出由來已久,在大陸方面,2005年的 “胡四點”、《反分裂國家法》以及2008年的“胡六點”,都曾提出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問題。而多年來臺灣朝野政黨和主流民意對此也形成相當的共識,并成為歷次“大選”的重要政見。

  廈大臺研院孫云副教授認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有助于減少兩岸民眾彼此間的誤解與敵意,有助于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塑造臺海和平環境,構建長久和平的兩岸關系,還有助于減弱外部因素對兩岸問題的影響與牽制,因此,兩岸同胞對其必要性與積極性都相當肯定。而隨著兩岸之間的交流合作持續深化,目前兩岸商談該議題已經迎來了多年來少有的良好氛圍。

  不過,推動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設,近年來卻一直存在“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導致這一局面的原因很復雜,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政治互信與軍事互信的先后關系。資深臺灣問題專家李家泉曾指出,軍事互信機制,必須建立在政治互信機制的基礎上。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是從屬于政治的,沒有建立以“一個中國”作基礎的政治互信機制,軍事互信機制是很難建成的,即使建成也像是在沙灘上壘建起來的大廈,隨時都有崩塌的危險。“沒有政治互信就談不上軍事互信”,“沒有政治互信,軍事互信是有限的、暫時的、權宜性和不穩定的”,他的觀點并不孤立,兩岸很多學者也都認為,政治互信是軍事互信的前提。

  對此,廈大臺研院的陳孔立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表示,目前主流意見認為,認同“不獨不武”、解決了臺灣政治定位、肯定走向統一才是政治互信,但有了如此高標準的政治互信當前提,兩岸軍事互信不僅無從下手,也沒必要下手了,因為這就意味著最復雜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再談軍事互信已無必要。這種過高的要求只會讓兩岸產生無力感與悲觀情緒。他強調,之所以要建立軍事互信,就是因為還沒有足夠的政治互信,才要從政治之外先下手。在建立軍事互信的過程中,政治互信才會逐步得到提升、強化。

  焦點 ECFA之后安全將是主題

  陳孔立教授的思路,也得到了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所趙黎青教授的支持。

  趙黎青認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直至實現國家統一的整個歷史進程應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經濟階段,這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初級階段,主題是繁榮,主要領域是經濟以及文化教育等社會事業。“九二共識”是這一階段的開端,而ECFA的簽署則標志著這一階段在制度上基本完成。二是軍事階段,這是兩岸關系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中間階段、中級階段,主題是安全,主要領域是軍事。這一階段將以兩岸聯合發布和平宣言為開端,兩岸達成并簽署和平協議將標志著這一階段在機制與制度上基本完成。三是政治階段,這一高級階段將致力于解決兩岸關系中最為敏感、復雜、難度最大的各項政治問題,主題是國家統一,主要領域是政治。這一階段在機制與制度上的基本完成,將以國家統一立法在兩岸通過為標志,從而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最高目標———中國政治統一。

  他強調,在簽署ECFA之后,兩岸應及時做出政策與策略調整,將“先經后政”轉變為“先軍后政”,將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與臺海安全制度框架作為新目標。在第二階段,只要繼續擱置政治問題爭議,專注于各項軍事安全問題,為臺海和平建立機制與制度框架,就有把握得到臺灣主流民意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理解。

  建議 兩岸先避沖突再建信心

  是否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兩岸學者都有明確共識。而談到如何建立,大家則集思廣益,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構想。

  “中華戰略學會”秘書長、臺陸軍備役中將謝臺喜建議兩岸先建立 “沖突避免措施”(CAM),然后再建立 “信心建立措施”(CBMs)。要想取得實際成果,在臺灣方面,必須由“國安會”召集“陸委會”、“國防部”、“國安局”等單位制定相關政策,在官方主導配合下,由具備軍事素養的民間專業團體負責談判、協商。在建立軍事交流平臺方面,可設置民間與官方兩種管道,由臺“國防部”成立“兩岸軍事交流委員會”,或在“陸委會”、海基會中增加軍事組編制,同時加強軍事談判人才的儲備與訓練。在具體交流議題上,可從兩岸合編抗日戰史、聯合成立軍事智庫、劃定金馬非軍事區做緩沖地帶、共同維護海疆與主權、聯合救難與反恐演習、軍官互訪與軍校生互換等。

  臺陸軍備役上校劉嘉宏則建議雙方在防務部門設置“軍事互信機制管制中心”,負責資訊收集研究、業務協調聯系、任務指揮與管制等,該機構將作為兩岸領導人掌握兩岸軍事互信的主要機構,并將建立兩岸領導人軍事熱線作為重要目標,還可以陸續開放雙方軍中文職人員互訪、現役高階軍官互訪、保衛中國疆域的聯合軍事演習等。

  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的華強教授認為,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可以先從軍事透明化開始,兩岸應經常就各自的安全防務政策及重大行動展開對話與通報,雙方不部署針對性武器,雙方公布防務報告書,預告軍事演習并相互派員觀摩,中低層軍事人員互訪、高層軍事人員定期對話,建立兩岸軍事緩沖地帶等。就目前而言,比較迫切也是可以立即做到的是雙方飛機軍艦不越過海峽中線,以及相互通知軍事演習時間,不搞突然襲擊。建議未來大陸采取更為主動的態度,先從非敏感軍事領域加強交流。

  而針對兩岸專家積極探討的兩岸軍事互信,廈大臺研院臺灣軍事研究中心張敦才主任甚至還試擬了一份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協議”,詳列了八條協議內容,內含10款33項具體措施,包括雙方暫停針對對方的軍事部署活動、建立軍事熱線聯系管道、公布涉及對方的武器裝備發展計劃、最高軍事領導人互訪、限制武器部署種類及軍事演習次數等,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興趣。

  試點 廈金可做兩岸安全示范區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對臺先行先試權”的海西,也被學者們納為 “軍事互信”的試水區域。

  廈大臺研院政治所的陳先才副所長建議說,在當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時期,要積極推動兩岸軍事安全互信實踐平臺的建立。兩岸可以在大陸的福建與臺灣的離島地區先行先試,努力使這兩個地區成為兩岸和平區域。鑒于臺灣社會對大陸軍事部署的顧慮,大陸可以把海西建設成為兩岸和平的試驗區,成為兩岸軍事的緩沖區域。在目前的兩岸關系下,海西完全可以發揮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作用。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涉及敏感的政治、軍事因素,主要包括跨境犯罪、傳染疾病、重大事故、恐怖主義等,必須借助兩岸的合作才能應對。將海西打造成兩岸安全和平的示范區,對于解決臺灣社會長期形成的“大陸威脅論”有重要現實意義。同樣,臺灣當局也可以把金馬澎等離島地區作為與海西對接的兩岸和平先行先試區域,這對于增強兩岸軍事互信的基礎都有幫助。

  在這方面,來自國防大學的李大光教授也持有類似觀點。他建議兩岸可以考慮共同設立廈金特別和平區,將廈門和金門作為兩岸軍事互信建立的先行先試區,在這個區域內雙方可以建立起完全的信任措施,嚴格限制危險性的軍事行動,并設立緊急通訊聯絡線路。(記者 劉強)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