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99免费视频,最新的毛片基地站免费,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

  •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這些紅色地標,新年緣何如此“紅火”?

2021-02-14 09:18:00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號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 題:這些紅色地標,新年緣何如此“紅火”?

  新華社記者周琳、程迪、姜辰蓉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修繕和新館建設(shè)工地,100多名工人選擇就地過節(jié);四行倉庫成為春節(jié)前幾日上海十分紅火的景點;不少游客來到“共和國搖籃”瑞金過新年,2021年1月這里實現(xiàn)旅游總收入23560萬元,同比增長20.8%。

  2021年的春節(jié),在上海、在井岡山、在延安……眾多紅色地標迎來一批批初心尋訪者。新年伊始,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些地標“紅火”背后的歷史密碼。

  迎新打卡:一樣的“紅色”,不一樣的“紅火”

  “那時候(中共一大召開時)上海人說話南腔北調(diào),戶籍管理非常松散,有匿名性和流動性,安全系數(shù)全國最高。如果過年不回家的話,建議大家都去漁陽里看看,體會一下當時干事業(yè)的不容易!”提起上海的紅色地標,上海市民黃阿姨如數(shù)家珍。她專門定制了大年初一的“新、老漁陽里+長樂路”紅色微游線路。“我是黨員,兩個孩子都是團員,大年初一我們一家想去漁陽里重溫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前的籌備歷程,過一個特別的春節(jié)。”

  2月4日,上海市民林女士在修繕中的中共一大會址前為小學三年級的兒子拍照。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和家里人說好了,今年過年留在一大會址修繕工地上。”來自江西上饒的徐正堂做了40年油漆工,這是他頭一回留在工地過年。“工程時間緊,能為建黨百年做貢獻,這是多難得的機會!家人也特別支持我。”

  專門推出的多種新春紅色旅游定制業(yè)務(wù),讓選擇留在“第二故鄉(xiāng)”的人們,都能感受這座紅色城市曾經(jīng)的驚雷之舉,進而重溫初心、傳承歷史。

  這是正在修繕中的中共一大會址(2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五百里井岡,一條崎嶇小路徐徐伸展。神山村里,遠處青山如黛;近處,主干道兩旁的樹上,村民家的房前屋后,早早掛好了大大小小的紅燈籠。

  每家每戶舂糍粑是村里的春節(jié)習俗,來自南昌的游客朱雨萌在一旁躍躍欲試,和村里人溝通以后,也有模有樣地打起了糍粑,讓同行朋友拍照留念。“井岡山是紅色圣地,我們想來這里感受紅色文化,體驗打糍粑、品嘗土特產(chǎn)的樂趣”。

  游客在陜西延安寶塔山上重溫入黨誓詞(2019年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寶塔山下,延河水邊,在延安召開的黨的七大把“為人民服務(wù)”寫入黨章。延安中國紅色書店的《朗讀者》活動里,一位中學生把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獻給這座紅色城市。

  “我們希望書店成為延安的文化地標,把紅色書籍傳遞到每個人的手中。”延安市新華書店黨委書記、總經(jīng)理姚福明說,希望打造出紅色書店這個具有鮮明紅色文化特點,集閱讀、朗讀、休閑、兒童娛樂、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展示為一體的文化綜合體。“既能傳遞延安精神,又能引領(lǐng)人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喧囂的都市建起清靜的精神家園。”

  寶塔山下延安城區(qū)夜景(2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數(shù)據(jù)顯示,克服疫情影響,多個紅色地標參觀預約迅速恢復,成為新晉“網(wǎng)紅”。延安中國紅色書店2020年取得銷售收入1500萬元,基本與疫情前持平;在上海,2021年元旦以來,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入園超11萬人次;2月初,中共一大會址修繕現(xiàn)場的腳手架拆除,百年石庫門建筑引來許多人駐足凝望、拍照留念。

  創(chuàng)新表達:賡續(xù)信仰力量,奮進新時代

  如今,紅色故事的表達手段正“花式”翻新。

  游客在陜西延安楊家?guī)X革命舊址參觀(2019年7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有主打?qū)嵕笆健⒊两械摹鸾鹗猩持迚捂?zhèn)潔源村,200多名演員現(xiàn)場演繹實景演出《浴血瑞京》,在由廢棄礦山改造而成的演出場地上,生動再現(xiàn)蘇區(qū)時期戰(zhàn)火紛飛的歷史場景,讓現(xiàn)場觀眾仿佛“穿越”回到革命年代的崢嶸歲月。

  有創(chuàng)新青春化、二次元的——在上海,紅色歷史元素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文創(chuàng)團隊開發(fā)下成為“又紅又潮”的產(chǎn)品:“望志路106號”冰箱貼、“樹德里”筆記本、放有“密函”的文創(chuàng)套盒……紅色歷史傳播有了新載體。

  觀眾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內(nèi)參觀(2020年1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90后”講解員李欣曈說:“我要當好‘翻譯者’,把紅色歷史立體、有重點地呈現(xiàn)給觀眾。如果能讓參觀者在聽了講解后,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有自己的感悟,這就是我無上的榮耀。”

  有面向國際化、開放態(tài)的——在延安,連續(xù)推出的實景演出《延安保衛(wèi)戰(zhàn)》《黃河大合唱》、舞臺劇《延安保育院》《紅秀延安》等游客體驗類節(jié)目,吸引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國際友人觀看。

  在紅色地標中致敬歷史,在精神譜系里接受洗禮,紅色基因的傳承,在當下迸發(fā)出更多精神的力量。

  青少年代表參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guān)舊址紀念館(2019年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這些紅色故事正在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精神密碼。2017年2月,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脫貧。神山村,昔日最偏遠的貧困村之一,已變身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全村開起了20多家農(nóng)家樂,80%的村民參與鄉(xiāng)村旅游,人均年收入從不足3000元到超過2萬元。”神山村村支書彭展陽說,過去僅有30余名老弱婦孺留守的村莊,如今在外打工村民已不足30人。

  神山村的蛻變并非個案。在位于延安城區(qū)以東22公里的康坪村,村民閑置的窯洞被打造成民宿,變成了“鄉(xiāng)村致富寶”。“延安的紅色旅游資源獨特,近幾年越來越好,許多游客來了就希望能體驗陜北的窯洞生活,我們就是瞄準這一商機,帶領(lǐng)村民脫貧致富。” 延安德耀文化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白建國說,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收入還有100多萬元,更多村民能從中收益。

  煥新亮相:積淀紅色氣質(zhì),迎接高光時刻

  2021年,紅色地標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建黨百年的特殊時刻——

  在上海,“建筑可閱讀”將進一步升級,進入到全新的“數(shù)字轉(zhuǎn)型”3.0版時代,對接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云平臺等數(shù)字化方式,長三角的“紅色風景線”也將連點成線。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方世忠說,2021年將通過深入挖掘、利用好上海的紅色文化資源,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zhì)的文化和旅游精品,生動講好紅色故事,著力加強建黨百年重大主題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做優(yōu)紅色文化和旅游項目。

  游客在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參觀(2020年7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行走在井岡山,“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的標語隨處可見。200多家紅色培訓機構(gòu)在十余個鄉(xiāng)鎮(zhèn)找到合作伙伴,越來越多的村民搭上紅色培訓的產(chǎn)業(yè)鏈“快車”,一堂課帶富一個村,讓更多群眾分享紅色培訓帶來的旅游紅利……

  游客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村民左秀發(fā)家體驗手打糍粑(2020年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讓紅色氣質(zhì)成為指導城市轉(zhuǎn)型發(fā)展的“風向標”,為開拓未來提供豐富資源和不竭動力。在上海,與中共一大會址一路之隔,就是上海黃浦區(qū)黨建服務(wù)中心,豐厚的紅色資源引流擴散;在延安,當?shù)貓猿仲Y源保護與開發(fā)并重,先后投資1000多億元,實施了新區(qū)建設(shè)、舊城改造、居民下山、延河治理等17項重大城市建設(shè)工程,為紅色旅游發(fā)展“騰挪”空間,為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升級打好堅實基礎(chǔ)。

  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馬東坡說,延安將堅持以紅色教育為核心,強化紅色基因傳承效果,以一座城市的名義向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致敬。(參與采寫:郭敬丹、范帆)

  中共一大紀念館正在加緊建設(shè)(2月4日攝)。新館建設(shè)工地有100多名工人留在上海過春節(jié)。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這是名為“輔德里”的老石庫門建筑,也是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所在地(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這是1月18日拍攝的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陜西延安寶塔區(qū)馮莊鄉(xiāng)康坪村的一個窯洞民宿里,員工在打掃房間(2019年5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演員在表演《延安保育院》第一幕“回家”(2020年11月24日)。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2月9日,讀者在延安中國紅色書店內(nèi)參加朗誦活動。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一景(2020年7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游客在江西省瑞金市的“紅軍村”華屋村參觀(2019年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這是江西省瑞金市的“紅軍村”華屋村新貌(2019年5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游客在江西省瑞金市的“紅軍村”華屋村參觀(2019年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