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99免费视频,最新的毛片基地站免费,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丨聆聽土地之歌

2022-06-25 09:0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聆聽土地之歌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 題:聆聽土地之歌

  新華社記者

  6月25日是第32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

  近日,新華社記者走進四川的高標準農田、吉林的黑土地、山東的鹽堿地,感受土地上的振興脈動,聆聽韻律動人的土地之歌。

  “天府糧倉”高標準農田流青溢翠

  在成都平原南端的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眼下正是水稻生長的關鍵期,綠油油的稻田如同農戶的巧手織出的蜀錦,流青溢翠。平坦肥沃的高標準農田一直鋪展到遠方。

  永豐村是四川標準化程度最高的高標準農田示范樣板之一。2012年前村里有些地方是爛泡田,糧食打多少全看運氣。

  永豐村黨委書記李雪平指著棋盤般整齊的田地說,2013年高標準農田陸續改建后,村里的爛泡田變成了“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的高標準農田。過去的一些田埂、邊角地打通了,實際耕地面積隨之增加。如今,全村6320畝耕地中,高標準農田占到近一半。

  6月8日,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高標準農田。(新華社記者劉瓊攝)

  將小田改大田、瘦地改肥田,配套建設田間道路和灌溉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還成為實現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手段。永豐村種糧大戶王元威在村里和周邊流轉了3000多畝土地種植水稻,規矩方正的田地間,已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

  金光村與永豐村毗鄰。這里的全國種糧售糧大戶、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相德帶領860名社員,不僅探索出統一農技、統一農資、統一農機、統一標準、統一銷售的模式,還辦起稻米加工廠,注冊系列商標。2021年合作社增產稻谷600萬公斤,給社員分紅620萬元。今年,該合作社又種植了8萬多畝水稻。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機械化種糧降低了人工成本。

  四川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毛業雄說,今年四川省委一號文件明確,要新建高標準農田45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農田40萬畝。下一步四川將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障糧食安全。

  陽光下,蜿蜒在稻田里或寬或窄的灌溉渠,汩汩流淌著來自都江堰的清水,宛若為“天府糧倉”的未來吟唱。

  秸稈還田讓黑土地更“黑”

  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的田地里,翠綠的玉米苗隨風起舞,遠遠望去,場景宛如一幅恬淡的田園畫。

  東北擁有肥沃的黑土層,是滋養糧食生長的絕佳溫床。在自然條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層需要經過200年至400年。

  “由于過度開墾和利用,黑土地一度面臨退化。不容忽視的問題還有,每當大風襲來,珍貴的黑土就被卷跑,土地變薄,多施化肥都很難增產。”種了幾十年地的梨樹縣林海鎮農民王躍武說。相關監測數據顯示,梨樹縣黑土區耕層深度曾一度從20厘米下降到15厘米左右。

  為了減少黑土流失,自2007年起,梨樹縣與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開始試驗以秸稈還田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在梨樹縣的保護性耕作試驗田(2021年3月攝)。新華社記者徐子恒攝

  秸稈蓋在地上還能出苗?王躍武等人半信半疑地嘗試新技術。試驗幾年后,村民漸漸發現,王躍武家的玉米比別家“壯實”,產量更高。

  更多“王躍武”擁抱新耕作技術,這種模式在當地推開,被稱作“梨樹模式”。據相關部門監測,采取“梨樹模式”5年后,表層土壤有機質增加20%左右,還有效減少了土壤風蝕。

  在吉林西部松原市乾安縣丙字村,村民李金玉在地頭查看玉米長勢。他告訴記者,過去大風頻發,土壤風蝕嚴重,有時剛播種沒幾天,大風一吹,連土帶種子都被刮跑了,只能重新播種。李金玉說,自“梨樹模式”推廣后,再也不用重新播種了。

  “梨樹模式”的應用需要搭配免耕播種機等配套使用,在減少土地流失的同時,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化利用。

  出臺黑土地保護地方性法規,與中科院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明確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4000萬畝……吉林黑土地上的保護之歌越唱越響。

  新品種、新技術為鹽堿地減“白”

  夏收時節,位于黃河入海口的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根治鹽堿改善生態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園區傳來喜訊——經專家測產,連續16年的中低產鹽堿地在改良后,種植小麥實現突破,平均畝產達357.11公斤。

  “收割完小麥又種上玉米和大豆,鹽堿地也能奏響豐收曲!”負責這片鹽堿地治理改良的山東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蓋俊山指著剛收割的麥田說。

  “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旱了收螞蚱,澇了收蛤蟆”。曾經的渤海之濱,農民面對白花花的鹽堿地苦不堪言。特別是墾利區,許多鹽堿地高于重度鹽堿標準。

  2021年,蓋俊山在墾利區流轉了3000畝鹽堿地,通過國家發明專利技術的封域雙層真空負壓阻控綜合技術體系改良后,鹽堿地含鹽量由原來16‰降為3‰左右,當年部分地塊水稻畝產達八九百斤。

  6月5日,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抗旱、耐鹽堿小麥“濟麥60”正在測產。(山東省農科院供圖)

  用科技力量將鹽堿地改良成米糧川,利在千秋。

  夏糧收獲后,正是種豆時。作為山東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主推品種之一“齊黃34”的第一育成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徐冉幾乎每天都“長”在黃河三角洲的農田里。

  “今年是山東大規模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第一年,我得天天盯著!”徐冉說,“最怕接連遭遇暴雨、高溫干旱,土壤容易板結,大豆出苗不佳,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

  整個東營市有鹽堿地341萬畝,其中鹽堿耕地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57%。為做好鹽堿地大豆種植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等各項工作,當地聘請四川農業大學、山東省農科院等院校知名專家成立指導組,培養“土專家”“田秀才”等新型職業農民,依托示范帶動群眾科學種植。

  “作為育種人,我們要加速培育更多適應鹽堿地、產量更高的新品種,推進‘良種+良法+良機’配套應用,把更多鹽堿地變成米糧川。”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研究員曹新有說。(記者:陳俊、宗巍、孟含琪、薛欽峰、葉婧、陳健)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