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99免费视频,最新的毛片基地站免费,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聚焦中科大少年班:打造未來各領域領軍人物

2015年06月29日 13:5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不對學生規定統一的學業要求,畢業時,100個人應有100份不同的成績單”

  謝豪的確有理由對自己充滿信心——37年,少年班已畢業2910名本科生,90%以上考取國內外研究生。從百度總裁張亞勤,到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華人院士莊小威,從產業界到科技界,少年班學員在不同領域大展身手。但多年來,關于少年班模式是否“拔苗助長”的爭議從未停歇。

  “中科大少年班借鑒美國榮譽教育經驗,經過不斷摸索,已經形成了以創新型學習、個性化培養為主要特征的較為成熟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在前不久召開的首屆C9高校榮譽學院峰會上,陳旸分享了中科大少年班的經驗。

  少年班學生基礎好,課程自然難度更深、要求更高,學校就安排最優秀的教師來上。全國教學名師向守平教授,幾十年來一直承擔大一基礎物理教學!罢n上不能只傳授知識,要幫學生仔細梳理科學體系的源和流。一定要知道科學的源頭在哪里,真正的創新一定是在科學的源頭上!毕蚴仄秸f,“不是說中學會做1000道題,大學會做5000道題就合格了。那只是解題高手,不是創新能手!

  寬口徑、個性化,是少年班學院人才培養的最大特征。跟大部分學校不同,少年班的學生入學后,不分學院和專業,先進行一年的基礎通識教育,打下扎實的數理基礎;第二年在全校范圍內,自由選擇學科平臺,進入各學院學習;第三年則在學院內自主選擇專業方向,進入專業學習階段。同時,學校還為滿足這些精英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了更為優越的教育資源。

  “我們不對學生規定統一的知識結構和學業課程要求,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陳旸特別指出,“少年班學院的學生,畢業時,100個人應有100份不同的成績單。”

  很多人會問,在同齡孩子填志愿大多由父母決定的當下,少年班的學生真的能自由發展、自主學習嗎?

  其實,少年班的學生家長有個聊天群,每年選平臺、挑專業時,家長們免不了七嘴八舌!拔覍议L的要求,就是不要將功利的意愿和未曾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孩子,要學會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旁觀者!标悤D認為,學校的責任就在于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和寬廣的選擇空間,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地做出理性的選擇。

  13歲入學的北京姑娘季珠潤,是全班年紀倒數第二小的學生。出身科研世家的她,父母一個研究生物,一個研究地球化學。選平臺時,有人勸她:不如挑父母的研究領域,未來大有幫助。在和老師分析自己的興趣、特長后,季珠潤選擇了應用物理,“我最享受的,就是大三、大四泡在實驗室時的感覺,物理才是我真正喜愛的。”今年,她將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應用物理博士學位。

  “拔尖人才接受最優秀的教育,也意味著應該有更大的責任”

  別人讀高中時,少年班的學生讀了大學,別人讀完博士時,他們已工作好些年。疾步行走的人生,是否會遺失少年該有的青春?

  對季珠潤來說,這是她被問最多的問題。跳級如家常便飯的她,看起來的確比同齡人成熟不少。年紀雖小,季珠潤卻是少年班的副班長,也是創新科研項目小組的牽頭人!按蟾攀且驗槲覀子高,小妹當不了,只好做大姐!

  一入學就督促起床、檢查宿舍的少年班班主任李娜穎,最了解學霸們私下的生活:季珠潤,自幼彈鋼琴,上大學后自學了彈吉他和作曲,是學校匯演的常客;謝豪,校跑步協會骨干,經常參與合肥周邊徒步活動,還參加過4次半程馬拉松比賽;今年保送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馬若昱,一入學就給老師發了舞蹈表演邀請函……中科大現有70多個學生社團,10多個社團的負責人都是少年班學院的學生。

  要玩,更要有擔當。這是陳旸對學生的要求!吧倌臧鄬W院不是培養精致利己主義的地方”,陳旸認為,拔尖人才需要“特殊待遇”,但“特殊”不是“特權”,接受最優秀的教育,意味著應該有更大的責任。

  畢業前一天,謝豪跟同學去看了電影《少年班》,片中,11歲的小男孩抱著游戲機參加奧賽,天才少女拿著剪刀,隨時準備與世界一刀了斷……“太不靠譜啦”,謝豪分享了個小細節:在電影里,少年班一入學就進行智力測試,“我們入學后,不是測智力,而是測心理!辈贿^,謝豪覺得電影“娛樂一下無傷大雅”,畢竟,真正合格的少年班學生,最不缺的就是強大的內心。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29日 12 版)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